会计职业规划4篇
岁月流逝,流出一缕清泉,流出一阵芳香,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!我想是时候好好地做一份职业规划了。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才是好的职业规划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职业规划4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会计职业规划 篇1何小姐毕业于某大学会计专业,大学本科。在大学时兼修了第二专业:英语。并考出了保险代理人证书。她好学、上进,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。
大学毕业后,何小姐只身一人来沪寻求职业发展,她找到了一个初级会计岗位,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。然而,干了一年左右后何小姐发现,自已对会计职业比较喜欢,但自已目前所处的职业环境实在很难令人不满意。比如,面对公司会计工作操作上的不规范,何小姐非但不能提出更正,反而还要违心地去执行;公司任人唯亲;公司无培训系统,员工缺乏上升通道,等等。
凡此种种,初入职场的自信变成了困惑。何小姐情绪消极:难道职场新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么?究竟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?如何调整心态寻找和确定正确的职业目标?
何小姐困惑着:“职场新人的生活,难道就是这样子的吗”
改变现状,两种方案指点迷津
面对何小姐的疑问,在全面分析了何小姐所处的职业环境、面临的问题之后,职业规划师做出了肯定的回答:职场新人,日子可以不用这样过。
规划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大方案。
方案一:立足会计行业,谋求更高发展
……此处隐藏8099个字……,四十不惑”的说法。所谓的“三十而立”,既有人到了30岁就应该成家立业的含义,同时也有人到了30岁,就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的意思。时代发展了,现在我们说“三十而立”,更多的是取后一种意思。而“四十不惑”,则是指人到了四十岁,才逐渐成熟稳重起来,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,表明一个人开始走向睿智和成熟。但是到了现实中,恰好处于“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”中间的这个35岁,却变得如此让人尴尬和难堪。“35岁现象”的出现,意味着你刚刚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,很快就成了别人眼里的“鸡肋”,甚至你的睿智和成熟,还没有表现的机会,没有用武之地,就面临被职场淘汰的境地。很显然,这样的所谓职场“生死线”,实在是对人才的一种莫大浪费。
不管是公务员招考,还是企业招聘,都只是看到了35岁以下的人精力充沛,充满活力,但是却没有看到35岁以上的人更成熟,更稳重,工作经验更丰富。相比之下,35岁以上的人,身体条件不输于年轻人,但是心理素质和工作经验却远远胜于年轻人,“年富力强”这个词语,正是给这一年龄段的人准备的。这也就预示着,他们这一年龄段的人,正是在人生和事业上出成绩、有收获的时候,如果遭遇所谓的职场“生死线”,不管对于他们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,还是对于用人单位,都是一种损失。
35岁以上的人,一般都已经成家立业,生活稳定,心态也稳定,只要岗位合适,待遇合适,他们在一家企业供职的时间会更长久,而年轻人却更喜欢频繁的跳槽,企业更难留得住人才。
所以说,35岁成为职场“生死线”,屡屡被各种招考招聘拒绝,既涉嫌年龄歧视,对劳动者不公平,同时对用人单位也没有什么好处。全社会都应该扭转这种错误认识,让35岁从职场“生死线”成为职场“黄金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