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1[释义]不进老虎洞,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?比喻不亲历艰险,就不能取得成功。也指不从事实践活动,就难以获得真知。
[出处]南朝·宋·范哗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。
班超是东汉名将,有一次,他奉汉明帝的派遣出使西域。公元73年,他带了36个随从,首先到达鄯善国(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淖尔西北)。
当时,鄯善国正受到匈奴的欺负,每年都要给匈奴进贡。这次听说班超作为汉朝使者前来,当然十分高兴,对班超等人的接待很隆重,并安排他们在使馆住下。
过了几天,鄯善国的人对班超他们忽然冷淡下来。班超分析,肯定是匈奴派的使者也到了,挑拨鄯善国与汉朝的关系,鄯善国王不知该亲近哪边,才对汉使改变了态度。
于是,班超找来鄯善国负责接待他们的官员,证实了他的判断,并且了解到了匈奴使者的人数、住处等情况。班超把自己的随从人员召集起来,对他们说:“现在情况很紧急,鄯善国对我们的态度已不太好,还有可能迫于匈奴使者的压力,把我们抓起来交给匈奴。”
大家听了班超的话,都表示一定听从班超的指挥。班超又说:“不进入老虎的洞穴,怎么能抓到小老虎呢?我们现在的惟一办法就是杀掉匈奴的使者,消灭了他们,鄯善国就只有与我们合作,我们也就大功告成了。”然后班超就与随从们商量好了具体的办法,作了具体的分工,就等晚上行动。
到了晚上,正好刮起了大风,班 ……此处隐藏1181个字……,同鄯善国交好。他带领一队人马,千里迢迢跋涉到新疆,鄯善国的国王非常热情隆重的欢迎他们的到来,并奉他们为上宾。但是过了几天,鄯善国国王突然对他们冷淡疏远起来,不仅不接见他,还派士兵监视他们。班超感觉到情况有变化,连忙召集大家商量对策。经分析后,大家一致认为,国王态度如此摇摆不定,应该是因为近日北方匈奴的也派使者前来访问,国王不知亲近哪一方,才会有如此变数,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。果然,他们的猜测被证实了。有消息说,匈奴在主人面前,说了东汉坏话,还派使者要挟国王,鄯善王整日忧心匆匆。班超知道后对部下说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要完成皇帝交给我们的使命,必需除掉匈奴。”于是一天夜里,班超派士兵潜到匈奴营地,杀了匈奴使者,放火烧了他们的营地。第二天,鄯善国国王知道了事情的经过,也知道班超的用意,与他握手言和同意归顺汉朝,并且还把儿子送到洛阳当质子。
【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例句】
《周书.李远传》:“远曰:‘北豫远在贼境,高欢又屯兵河阳,常理而论,实难救援。但不入兽穴,不得兽子,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济。脱有利钝,故是兵家之常。如其顾望不行,便无克定之日。’”
明.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黄忠催军马随后而进,刘封曰:“军士力困,可以暂歇。”忠曰:“‘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’?”策马先进。”
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‘不入虎空,焉得虎子。’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,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。”
【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造句】
只有敢去做才会有收获,都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,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就是这么回事。
阳光家教是几个老师发起的大型培训机构,刚开始无人问津,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啊。